
【外延论文】通过空间 ALD 掺杂锌的 Ga₂O₃ 薄膜和后退火提高日盲区紫外线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日期:2025-03-13阅读:134
由厦门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发布了一篇名为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solar blin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by spatial ALD Zn-doped Ga2O3 film and post-annealing(通过空间 ALD 掺杂锌的 Ga2O3 薄膜和后退火提高日盲区紫外线光电探测器的性能)的文章。
摘要
本研究使用空间原子层沉积 (sALD) 在 150 °C 下制备了 Zn 掺杂的氧化镓 (Ga2O3) 薄膜。共注入三甲基镓和二乙基锌 (DEZ) 以促进 Zn 的随机掺入,并改变 DEZ 流速以获得不同的掺杂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实际 Zn 含量可以通过 DEZ 输出流速比以可接受的偏差进行预测。沉积态 sALD 薄膜中的 Zn 含量范围为 0 至 8.2 at.%,其中很大一部分 Zn 掺杂剂以间隙原子的形式存在。研究发现,当 Zn 间隙原子比 Zn 替位原子占优势时,氧空位会受到抑制。在 600 °C 的氧气气氛中进行后退火可以显着降低氧空位和 Zn 间隙原子的浓度。以 75 sccm 的 DEZ 流速制备的退火薄膜含有适量的 Zn 间隙原子,实现了 7.2% 的极低氧空位比和未劣化的晶体结构。以 75 sccm 的 DEZ 流速制备的 100 nm 厚的 sALD Zn 掺杂薄膜应用于紫外光电探测器,表现出 7.1 × 10−13 A 的极低暗电流、7.4 × 106 的出色开关比,以及 305% 的令人满意的外量子效率、0.76 A/W 的响应度和 0.08 s 的快速响应时间。这些结果表明,通过 sALD 共注入结合后退火可以实现薄膜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 sALD 技术在先进、经济高效和高性能紫外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urfcoat.202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