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论文分享

【其他论文】单掺杂和共掺杂 P 和 Mg 的 β-Ga₂O₃ p 型导电性和光学特性的机理研究

日期:2025-03-24阅读:67

        由山东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发布了一篇名为 Study on mechanism of p-type conductivit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β-Ga2O3 with P and Mg single and co-doping (单掺杂和共掺杂 P 和 Mg 的 β-Ga2O3 p 型导电性和光学特性的机理研究)的文章。

摘要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 β-Ga2O中镁(Mg)和磷(P)单掺杂及共掺杂的 p 型导电性和光学性质。构建了四种不同掺杂位点的 Mg 和 P 单掺模型(Mg1、Mg2、P和 P2)以及四种 Mg-P 共掺模型(Mg1P1、Mg1P2、Mg2P1和Mg2P2)。计算结果显示,Mg 或 P 单掺杂引入了较深的受主能级,使得有效的 p 型导电性难以实现。而 Mg-P 共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β-Ga2O的 p 型导电性。在四种共掺模型中,Mg1P1 和 Mg2P2 模型由于其受主能级较浅(分别为 0.14 和 0.15 eV),显示出较好的导电性,显著提高了价带中电子和空穴的迁移能力。Mg1P和 Mg2P模型由于受主能级较深,显示出较差的导电性。在所有 Mg-P 共掺系统中,掺杂的 Mg 原子相比于掺杂前的相应镓原子失去更多电子,而相邻的氧原子相比于掺杂前的氧原子获得更多电子。磷(P)原子相比于掺杂前的氧原子获得的电子较少,而相邻的镓原子相比于掺杂前的镓原子失去的电子较少。P 和 Mg 单掺杂及共掺杂系统的光学吸收范围扩展到了可见光,并且其吸收强度相比于纯 β-Ga2O有所增加。然而,不同掺杂模型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学吸收强度变化程度有所不同,这使得它们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5NJ0054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