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衬底论文】OFZ 法生长 Nb 掺杂 β-Ga₂O₃ 单晶中深能级缺陷的表征
日期:2025-07-10阅读:48
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 APL Materials 发布了一篇名为 Characterization of deep-level defects in OFZ grown Nb-doped β-Ga2O3 single crystals(OFZ 法生长 Nb 掺杂 β-Ga2O3 单晶中深能级缺陷的表征)的文章。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铌(Nb)作为 β-Ga2O3 衬底的n型掺杂剂,并考察了采用光学浮区(OFZ)技术生长单晶时可能形成的缺陷态。对掺杂 0.05 和 0.1 mol. % Nb 源的晶体进行了分析,X 射线衍射(XRD)结果确认了(100)晶相,且半高宽值(FWHM)分别为 150 和 170 弧秒。在 295 K 下进行的霍尔测量显示,0.05 和 0.1 mol.% Nb 源掺杂的自由电子浓度分别为 6.1 × 1017 和 1.2 × 1018 cm−3。利用深能级瞬态光谱(DLTS)进行缺陷表征,揭示了材料中的深能级缺陷态。本研究首次采用 Laplace-DLTS 对钽掺杂 β-Ga2O3 单晶进行了全面的缺陷分析。传统 DLTS 揭示了具有 0.69 eV 电子发射活化能的显著深能级陷阱 E2,而 Laplace-DLTS 在该 E2 发射信号中分辨出紧密排列的缺陷态,识别出三个不同的深能级:E2a(0.68 eV)、E2b(0.71 eV)和 E3(0.89 eV)。这些缺陷归因于源材料中的 Fe 和 Ti 杂质,其存在通过二次离子质谱(SIMS)在样品中得到确认。还识别出一个与表面相关的缺陷(Es),其电子发射的活化能为 0.28 eV。这些发现强调了在改善熔融生长 β-Ga2O3 的电学性能时,使用超高纯度源材料的必要性,因为源材料中意外引入的 Fe 可能导致掺杂补偿,从而影响衬底的电导率。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63/5.026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