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新闻】氧化镓将是最有潜力的材料
日期:2023-10-27阅读:232
浙大系,正排队宣布融资
一笔笔浙大系融资来了
最新一笔来自森美协尔,近日宣布完成本年度第二轮超亿元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兴橙资本和老股东华登国际。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创始人刘世文是一位浙大校友,本科毕业于浙大竺可桢学院。
几乎同一时间,川土微电子引入了多家投资机构,公司掌门人同样来自浙大。
而今年以来,镓仁半导体、乾晶半导体、鲲游光电、进迭时空……这些浙大系半导体创业公司不约而同地完成了融资。梳理下来,这些公司大多活跃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浙大早在1958年就成为我国首批设立半导体专业的六所工科院校之一,专业历史悠久。
以往,投资界梳理过AI圈的清华系、机器人圈的哈工大系、新能源圈的中南系。悄然间,半导体圈正崛起一支浙大系。
半导体崛起一支浙大系
如你所见,浙大系半导体公司正在排队完成融资。
这里补充一个重要背景:伴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2020年,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建立起来,由杨德仁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专注于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新格局,与浙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配合,孵化项目、联合研制第三代半导体。
同年,一家专注于氧化镓的企业——镓仁半导体,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支持下孵化。创始人张辉是浙大博士,2018年在杨德仁院士的指导下开始研究氧化镓材料。在实验室内,他始终坚持一个想法:氧化镓材料的研发必须走出去,实现产业化。今年4月,镓仁半导体完成由蓝驰创投领投,禹泉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WBG半导体单晶市场增长迅速,2030 年将达158亿元
2023年预计比前年相比增长47.1%,其中SiC占据四分之三
2023年的全球市场(基于制造商出货金额)预计将达到约133.5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47.1%,约90.7亿元。按材料分类,2023年的市场规模预计:SiC将达到约100.8亿元(占比75.5%)、GaN约为23.1亿元(占比17.3%)、Ga2O3(氧化镓)约为2.6亿元(占比2.0%)、AlN(氮化铝)约为5.4亿元(占比4.0%)、金刚石约为1.7亿元(占比1.2%)。预计在太阳能发电设备和汽车等众多应用中,SiC的产品将占据市场的四分之三。
据该研究,SiC市场正在进入实质性的增长期,预计从2025年开始,用于汽车的应用将成为市场急速增长的关键。采用GaN应用于照明的LED和LD,因其在功率设备和高频应用中的优越性能,以及已经解决了原有的大直径晶片和大量供应的问题,预计GaN on GaN设备的市场推广即将到来。Ga2O3与SiC器件相比在成本和性能上都有更高的潜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涌入功率器件市场。而AlN单晶作为深紫外线LED确实保有一定的需求量,但由于使用蓝宝石衬底的深紫外线LED的性能得到了提高,因此如何展现AlN衬底的优势是当前正在面临的挑战。
2030 年将达3176 亿日元
预计到 2030 年,宽禁带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将达到 158亿元,主要受功率器件应用的影响。材料的角度预测,SiC 预计约占153亿元,GaN 约占2.6亿元,Ga2O3 约占 1.5亿元,AlN 约占 0.7亿元,金刚石约占 0.3亿元。在各种材料中,SiC 约占 96.8%,这表明在宽禁带半导体中,SiC 的市场增长预期非常高。
该调查于 2023 年 4 ~ 7 月期间在宽禁带半导体制造商、相关公司和研究机构中进行。
产教融合解决“芯片人才荒” 投资回归理性后“跨界”成新机遇
“产教融合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去解决实际的问题。”9月2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玉明在2023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产教融合创新与投资分论坛上表示。
他表示,人才培养是学校最主要的责任,而要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校方从供给侧改革,推进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与社会应用端加强联系。
“目前,我们正好有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希望行业的企业共同参与进来,我希望通过多方面改革,真正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玉明表示。
此外,在会上,有许多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弘分享了超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镓功率器件研究进展。
“我们估计2025年可以开启超宽禁带的新时代。器件本质需要大电压,而大电压意味着功率较大,这需要电阻更小,电能转化损耗会更小,效率更高。而现在硅器件远远到了极限,碳化硅和氮化镓最近几年产业做的比较火,未来超宽禁带半导体应用后,效率更高,由于成本低,氧化镓将是最有潜力的材料。”周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