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论文】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关于通过含氩等离子体处理形成β-Ga₂O₃ 纳米片晶体管的欧姆触点的研究
日期:2024-11-21阅读:225
近期,由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Electronics 发布了一篇名为Ohmic Contact Formation to β-Ga2O3 Nanosheet Transistors with Ar-Containing Plasma Treatment(通过含氩等离子体处理形成β-Ga2O3 纳米片晶体管的欧姆触点)的文章。
摘要
在开发高性能Ga2O3基晶体管时,实现金属与其导电通道之间的有效欧姆接触至关重要。与块状材料不同,退火过程中多余的热能可能会破坏低维材料本身。鉴于热预算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且适中的解决方案(即含Ar等离子体处理),以实现与 (100) β- Ga2O3纳米片的有效欧姆结。首次通过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较研究了四种等离子体处理(即 SF6/Ar、SF6/O2/Ar、SF6/O2 和 Ar)对 (100) β-Ga2O3 晶体的影响。通过最优等离子体预处理(即 Ar 等离子体,100 W,60 s),所制备的 β-Ga2O3 纳米片场效应晶体管 (FET) 显示出有效的欧姆接触(即接触电阻 RC 为 104 Ω·mm),无需任何后续退火,这带来了竞争性的器件性能,例如高开关电流比 (>107)、低亚阈值摆幅 (SS, 249 mV/dec) 和可接受的场效应迁移率 (μeff, ~21.73 cm2 V−1 s−1)。通过使用重掺杂的 β-Ga2O3晶体 (Ne, ~1020 cm−3) 进行 Ar 等离子体处理,接触电阻 RC 可进一步降低至 5.2 Ω·mm。这项工作为提高低维 Ga2O3基晶体管的欧姆接触性能开辟了新机会,并可进一步惠及其他基于氧化物的纳米器件。
图 1. (100)-oriented β-Ga2O3 块状样品的 XPS 结果。(a) 未经任何等离子体处理的原始 β-Ga2O3 的 Ga 2p3/2、(b) Ga 3d 和 (c) O 1s 核级光谱。(d) 用 SF6/Ar 等离子体处理过的β-Ga2O3 的 Ga 2p3/2、(e) Ga 3d 和 (f) O 1s 核级光谱。
图 2:(a)110 nm 厚 SiO2 栅极绝缘体的底部栅β-Ga2O3 纳米片晶体管示意图。(b) 所制备的基于 β-Ga2O3 纳米片的 FET 的光学显微镜图像。(c)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β-Ga2O3 纳米片的厚度剖面图和光学显微照片。(d) β-Ga2O3 纳米片场效应晶体管在低 Vds 状态下的 I-V 特性。(e) β-Ga2O3 纳米片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曲线(Ids-Vbg)。(f) β-Ga2O3 纳米片晶体管的传输特性(Ids-Vbg)。
DOI:
doi.org/10.3390/electronics1316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