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论文分享

【国际论文】KAUST李晓航团队--- 多指型氧化镓MOSFET上单片集成微薄膜热电偶的芯片集成技术

日期:2025-03-10阅读:94

        近期,由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发布了一篇名为 Monolithic on-chip integration of micro-thin film thermocouples on multifinger gallium oxide MOSFETs(多指型氧化镓 MOSFET 上单片集成微薄膜热电偶的芯片集成技术)的文章。

摘要

        氧化镓(Ga2O3)凭借其超过 4.5 eV 的超宽带隙,在高击穿电压和高效功率转换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是下一代功率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然而,多指(MF)氧化镓 MOSFET 设计虽然增强了电流处理能力和热管理能力,但仍面临严重的自热效应,可能导致局部热点、热失控及器件可靠性下降。因此,准确的热表征对于确保这些器件的可靠运行和寿命至关重要。传统热测量方法(如热反射成像、拉曼测温和红外热成像)存在设备复杂、响应速度慢、分辨率受限及成本高等问题,使其难以适用于实时、芯片级测量。而在器件活跃区域内直接进行芯片级热监测,可突破上述限制,捕捉其工作过程中的局部温度变化。该研究在多指 Ga2O3 MOSFET 上集成了微薄膜热电偶(micro-TFTC),实现了精准、实时、局部的温度监测。传感器成功捕捉了不同栅指区域的温度变化,其中最大沟道温度在峰值功耗条件下达 40.5°C。预测结果表明,在高功率密度(5 W/mm2)下,器件温度可升至约 80°C,进一步揭示了氧化镓器件所面临的热管理挑战。本研究表明,微薄膜热电偶不仅兼容复杂器件结构,而且在局部热表征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有效性,为优化 Ga2O3 功率电子器件的热管理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工具。

图 1. (a) 集成了薄膜热电偶(TFTC)的多指 MOSFET 的三维模型;(b) 放大图像,突出显示漏极和栅极之间沟道区域的微型 TFTC 连接位置。

图 2. 集成薄膜热电偶 (TFTC) 的多指 (MF) MOSFET 结构,用于局部热监测。(a) 器件俯视图,显示多指布局,包括漏极、栅极和源极区域,以及沿沟道设置的传感器。(b) 放大视图,显示位于栅极和漏极之间沟道上的微型 TFTC 结,并标注了关键尺寸。(c) 器件横截面图,显示分层结构,包括金属触点、有源通道和 Fe-Ga2O3 衬底,支持实时原位温度测量。

DOI:

doi.org/10.1063/5.025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