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论文】华东师范大学---掺杂锌对多晶 β-Ga₂O₃ 光学特性的影响
日期:2025-04-03阅读:92
近期,由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 Inorganics 发布了一篇名为 Effects of Zn Doping on Optical Properties of Polycrystalline β-Ga2O3(掺杂锌对多晶 β-Ga2O3 光学特性的影响)的文章。
项目支持
该项研究得到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0589和CSTB2022NSCQ-MSX14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4058 和 61674058)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多功能创新平台(006)的资助。
背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半导体由于带隙窄、击穿电压低,在高频、高功率应用方面面临局限。因此,氮化镓(GaN)、碳化硅(SiC)和氧化镓(Ga2O3)等宽禁带材料受到关注。其中,单斜晶系的 β-Ga2O3(带隙约 4.9 eV)具有高击穿场强、在可见光和近紫外区域良好的透明度以及出色的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高功率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日盲光电探测器、肖特基二极管和透明电极等应用的有前景的候选材料。掺杂是优化 Ga2O3 性能的关键策略。虽然已成功实现 n 型掺杂(例如用 Sn 或 Si),但 p 型掺杂仍具挑战性,因为诸如镓空位(VGa)和镓氧空位对(VGa-VO)之类的本征缺陷会引入深能级受主。然而,理论上预测 Zn 掺杂会在 Ga2O3 中诱导出 p 型行为。尽管对单晶和薄膜 Ga2O3 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多晶 Ga2O3 的研究却很有限,尽管它具有成本低和易于制备等优点。该研究探讨了锌掺杂对多晶 β-Ga2O3 光学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其对晶体结构、声子振动、带隙以及光致发光(PL)行为的作用。
主要内容
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固相烧结制备了掺锌的 Ga2O3 多晶样品,并研究了锌掺杂对 Ga2O3 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的锌离子破坏了 Ga-O 键并形成了 ZnGa,改变了 Ga-O 振动模式,导致相关拉曼模式发生蓝移。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范围是掺 Zn Ga2O3 的透明区域。随着 Zn 掺杂量的增加,基本光学带隙减小,这主要是由于 O 2p 和 Zn 3d 轨道的 p-d 轨道杂化导致价带最大值上移以及带重整化效应引起的带尾。施主能级(VO)上的电子与受主能级(VGa 或 VO-VGa)上的空穴复合产生了蓝绿色发光。Zn 掺杂增加了氧空位(VO)的浓度,从而显著增强了掺 Zn Ga2O3 的蓝绿色发光。此外,Zn 掺杂还导致 Ga2O3 的红色发光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 Zn 掺杂抑制了在高温制备过程中从空气中掺入氮所致。
实验细节
(1)样品制备
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多晶 Zn 掺杂的 β-Ga2O3(Ga2−XZnXO3,x = 0、0.05、0.07、0.1)。将 ZnO 和 Ga2O3 粉末球磨 8 小时,压制成粒,然后在空气中于 1050°C 下煅烧 10 小时。然后将这些粉末重新研磨,再次压制成型,并在 1500°C 下烧结 6 小时。
(2)表征方法
X 射线衍射(XRD):相鉴定和晶格参数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形貌和晶粒尺寸分析。
拉曼光谱:声子振动模式分析。
椭圆偏振光谱法(SE):光学带隙和折射率测定。
光致发光(PL)光谱学:在 325 nm 激光激发下的发射特性。
创新点
· 首次对多晶 β-Ga2O3 中的锌掺杂进行了系统研究,填补了薄膜材料与块状材料研究之间的空白。
· 拉曼光谱中锌诱导的蓝移现象得以揭示,表明存在镓氧键的扭曲。
· 实验表明,锌诱导的带隙变窄归因于 p-d 轨道杂化和能带重整化。
· 已证实 Zn 掺杂是一种策略,可增强蓝绿光致发光,同时抑制红光发射,对光电子应用有益。

图 1. 不同掺杂浓度的 Zn 掺杂 Ga2O3 的 XRD 图样(Ga2−XZnXO3,x = 0、0.05、0.07 和 0.1),(b). 不同掺杂浓度的 Zn 掺杂 Ga2O3(Ga2−XZnXO3,x = 0、0.05、0.07 和 0.1)的部分放大 XRD 图样。

图 2. 不同掺杂浓度(Ga2−XZnXO3,x = 0、0.05、0.07 和 0.1)的 Zn 掺杂 Ga2O3 的扫描电镜图像。
DOI:
doi.org/10.3390/inorganics1304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