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论文分享

【国际论文】外延氧化镓薄膜的生长和表征

日期:2023-09-15阅读:192

        近期,由德国莱布尼茨晶体生长技术研究所(IKZ)的研究人员(Ta-Shun Chou )在学术交流平台ResearchGate上发布了一篇名为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pitaxial Gallium Oxide Films(外延氧化镓薄膜的生长和表征)的文章。

摘要

        本论文的科学关键问题是开发MOVPE生长(100)β-Ga2O3薄膜的生长过程,以满足垂直器件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开发具有优异电学特性(宽掺杂范围和高迁移率)的μm级厚度薄膜的生长工艺。详细讨论了潜在的限制因素和生长机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论文的研究总结如下:

(i)对于MOVPE在(100)β-Ga2O3薄膜上的同质外延生长,至微米级厚度水平,VI/III(O2/Ga)比率对于保持期望的层流形貌以及良好电学特性至关重要。这一观察结果可以通过生长表面上可能形成的Ga原子层解释,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Ga原子的有效扩散长度,并屏蔽了阶梯边缘上的Ehrlich-Schwöbel屏障。

(ii)当薄膜厚度超过1.5μm时,工艺过程中形成的寄生颗粒会在薄膜中诱发不必要的结构缺陷,从而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研究确定了气相中的预反应是这些β-Ga2O3颗粒的来源。通过减小淋浴头与薄膜架的距离并增加淋浴头中混合气体的流量,寄生颗粒的密度显著降低。应用这一知识,首次成功地展示了厚度为4 μm的MOVPE生长(100)β-Ga2O3薄膜,其迁移率在掺杂水平约为5×1016 cm-3时可达到160 cm2/Vs。

(iii)除了传统的实验表征外,引入了机器学习作为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以从实验数据集中挖掘更多的见解。应用随机森林等算法,了解生长参数对所需物理特性(如生长速率和掺杂水平)的贡献。此外,揭示了每个生长参数背后的物理含义。通过这种新颖方法,提出了对生长速率机制的系统理解,并建议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Langmuir吸附模型,以解释MOVPE生长的Si掺杂β-Ga2O3薄膜的掺杂行为,从而深入了解MOVPE过程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2101459_Growth_and_Characterization_of_Epitaxial_Gallium_Oxide_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