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论文】浙大科创中心研究团队通过铸造法实现4英寸掺Mg氧化镓单晶及衬底生长
日期:2024-05-10阅读:183
近期,由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发布了一篇名为Characteristics of 4-inch (100) oriented Mg-doped β-Ga2O3 bulk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a casting method(铸造法生长的4英寸(100)晶相掺镁β-Ga2O3体块单晶的特性)的文章。
摘要
作为一种氧化物半导体材料,β相氧化镓具有~4.8 eV的超宽带隙。其独特的特性,包括高达8 MV/cm的高击穿场和3444的Baliga优值,赋予了β-Ga2O3在高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和高性能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铸造法首次实现了高质量的4英寸直径掺Mg半绝缘β-Ga2O3单晶和衬底的生长。对(100)晶相的掺Mg β-Ga2O3晶圆的晶体结构、基本电学和光学性质的进行表征。五点取样的XRD摇摆曲线(400)峰尖锐且对称,半高宽均小于40”,展现出较高的晶体质量。抛光晶圆在室温下测得的平均电阻率为3.5 × 1012 Ω∙cm,并展现了较高的均匀性,而非故意掺杂(UID)样品的电阻率为0.333 Ω∙cm,Mg掺杂表现出优异的半绝缘性能。该研究表明了,铸造法有望实现高效、低成本、大尺寸生长电阻率可调的β-Ga2O3单晶生长。
图1. 铸造法生长的直径4英寸的β-Ga2O3 (a)铸锭和(b)相应的抛光衬底。
图2. 四英寸Mg:β-Ga2O3衬底的HRXRD图谱。
图3 (a) 4英寸掺杂Mg-β-Ga2O3晶圆的面内电阻率分布,(b)掺Mg晶圆(橙色圆圈)和UID β-Ga2O3衬底(紫色圆圈)的电阻率与直拉和浮区生长晶体的电阻率的比较。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24.174162